改革开放40周年:医疗改革惠及亿万人民!
更新时间:2019-02-22 浏览次数
从1978年到2018年,改革开放40年,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这其中,医疗领域的变化尤为突出。从“赤脚医生”到“业内医生”,从“简陋的诊疗设备”到“国际先进技术设备”,从“看病患者掏钱”到“全民医保报销”的巨变中,见证了我国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。

农村健康水平提高
40年前,中国大部分农村和乡镇地区处于“赤脚医疗时代”,医生水平不高,缺乏对疑难重症病例的诊疗能力,再加上交通不便,这些患者难以转诊到大医院。改革开放以后,中国医疗卫生建设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,很多疾病的诊疗水平已达到世界一流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、偏远地区交通改善,以及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,广大农村和乡镇地区的重症病人可适时到城市的大医院诊治疾病,农村健康水平得到提高。
医疗技术革新
改革开放以来,国家不断加大对专业医院的资金投入,据统计,“十二五”期间,中央财政累计投入60亿元,支持全国79个专业,314家医院的1231个临床重点专科建设,打造了一批综合实力强、技术优势明显的“国家队”,代表我国医学发展的高水平,充分发挥行业示范、引领、带动作用。
专科服务能力建设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快速发展。据统计,我国重症医学领域新技术新业务达到381项,申请专利达到225项;急诊专业累计开展急诊专业的新技术新业务达到274项,申请专利168项;心血管内科专业领域累计开展心血管内科新技术新业务553项,申请专利325项。目前,我国微创技术已经覆盖几乎所有的外科领域和大部分内科领域,部分技术已经达到和引领国际先进水平。
全民医保成就惊人
这40年来,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其中令人感触深的当属公民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取得的成就。看病报销是老百姓切实的获得感。
截止2018年,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超过13.5亿,参保率稳定在95%以上。对一个人口众多、幅员辽阔的国家来说,这无疑是一项惊人成就,得益于国家的巨大投入。《民调蓝皮书:中国民生调查报告》指出,62.7%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比5年前好了,医保对缓解家庭医疗压力有积极意义。我国医保制度还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,权威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称赞中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令世人瞩目。

目前,分级诊疗、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惠民政策的实施,都为“看病难”开出了良方。城乡居民医保统筹,进一步增强了老百姓看病就医的“底气”,报销医药费更省事更便捷。老百姓“看得起病”的愿望渐渐变成现实。
除此之外,国家还在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扎实推进,公共卫生服务和保障得到提高;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,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;医疗机构管理得到加强,医疗服务更加规范;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,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开始试点;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扩大,农村工作得到加强;中医药工作稳步推进,中医药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;中央和地方政府卫生投入显著增加。
早在十七大报告上首次提出“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”,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“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”,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“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”更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,更揭示了国家对医疗工作的重视。
我国已从过去那个现代化的“迟到国”,变为现代化的“实践中心”;从世界的跟跑者,变为“让全世界仰望的‘北极星’”。在医疗卫生领域,无论是医疗保险还是医疗技术,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切实为全国人民提供了高水平、高质量的医疗保障服务。
热点搜索
- 丙肝
- 丙肝症状
- 肝腹水能治好吗
- 肝硬化治疗
- 脂肪肝治疗
- 肝硬化能活多久
医师团队
-
宋现祯
业务院长 20余年临床经验、中国中药协会肝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,用中西医...
-
田飞
肝病三科门诊主任,对于乙肝大小三阳、丙肝、脂肪肝、酒精肝、肝硬化、肝腹水等...
-
洪 臣
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,原武警江西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副主任...
-
张慧琴
肝病六科门诊主任,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理事、中国民族卫生协会会员...
-
易辉
肝病七科门诊主任,中华医学会会员、中华医学生物免疫学会会员...
-
韩丹
脂肪肝门诊,从事肝病临床15余年,对各种病毒性肝炎、急性肝炎、慢性...